我国巴布剂产业刚刚起步 ,未来可期
本文章转自科技日报 ,作者项铮 ,未经许可请勿在其他媒体或平台发布转载 。
除了口服 、注射外 ,药物有没有可能做成透皮吸收贴剂 ?答案是肯定的 。早在上世纪80年代 ,日本就开发出了巴布贴剂 ,治疗风湿痛 、感冒等多种疾病。迄今 ,日本每年可销售33亿贴 。在我国 ,巴布剂产业刚刚起步 。
技术门槛高 上市产品少
我国“十三五”规划中提出做高端制剂和透皮吸收产品 。
巴布剂是水溶性高分子贴剂 ,采用高分子架桥技术和高含水量,既能充分释放药物 ,也保障药物皮肤渗透力 。一般来讲 ,巴布剂由15-20种成分组成 ,形成高分子架桥 ,这种技术可以包裹有效成分 ,并在适当的时候释放药物 。
记者了解到 ,目前我国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了11种巴布剂产品 。由于工艺不成熟且不稳定 ,含水量不足 ,粘着性不好 ,目前没有几个成熟的已上市的巴布剂产品 。
业内人士认为 ,目前和心泰诺制药和北京泰德制药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巴布剂产品 ,北京泰德采用三笠技术 ,和心泰诺采用自主研发的技术 。
近来国产巴布膏剂型产品大多来自于国外 ,止痛领域市场主要被四家企业占据 ,国内没有自主研发的技术 ,主要是由于剂型开发的难度较大 。
中药不属于透皮吸收技术领域 ,但潜力巨大
和心泰诺制药董事长龙本威告诉记者 ,严格意义来说 ,中药膏药不属于透皮吸收技术领域 ,主要原因说不清中药里面哪种成份透过了皮肤 ,膏药里的药品又是怎么渗透进去的 ,渗透进去多少 ,渗透速度是多少 。
日本每年有60亿片的使用巨量 ,全是西药 。到现在为止 ,纯国产的贴剂全是中药 。
目前 ,我国每年消费中药贴剂约50亿片 ,即目前市场上的橡胶膏和黑膏药 。中药贴剂的药品吸收率不高 ,也会过敏 ,刺激皮肤 ,引起皮疹等一些不良反应 。
龙本威表示 ,中国现有贴剂是橡胶膏 ,这是历史的传承 ,但在国外这种技术已被淘汰 ,橡胶膏的基质会造成过敏现象 、膏体残留物较多且会出现撕拉疼痛感及粘毛情况发生 ,而巴布剂的贴敷舒适感及透气性橡胶膏是无法比拟的 ,且通过巴布剂技术不会给消费人群带来麻烦 ,无刺激 、不拔毛发且有良好的伸缩性 、粘着性 、延展性正是巴布剂技术的核心技术优势 。
龙本威强调 ,“严格意义上讲 ,老的中药贴剂不叫透皮吸收,我认为觉中药贴剂潜力巨大 ,因为它在中国历史悠久 ,目前国内处于需求很大产品很少的状态 。”